2025-04-04  星期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分析 » 正文

镇原县 茹河川“生态农业”把荒沟变宝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6  浏览次数:39
核心提示:茹河川是庆阳市确立的文旅生态黄金廊道和镇原县正在搭建的绿色廊道,茹河两岸蓬勃发展的农业,是当下镇原县农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

茹河川是庆阳市确立的“文旅生态黄金廊道”和镇原县正在搭建的“绿色廊道”,茹河两岸蓬勃发展的农业,是当下镇原县农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养殖结构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迭代,集约、现代、绿色、生态的种植养殖理念和方式已经在茹河川落地生根,“生态农业”把茹河川的荒沟变成了宝地。

  “以前,塬地每亩1年承包费用只有50元,山地和一般的川地,大都送给有劳力的人家去代种。”镇原县屯字镇建华村村民赵存虎说。就拿他家来讲,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以一己之力,代种着族叔、堂弟两家近30亩耕地。“后来实在是种不动了,我家的地也让给邻村人种去了。”赵存虎说。

  随着中央、省市一系列利好农业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农业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人又重新种起了地。建华村养殖户张丽红就是其中之一。她流转山地,种植玉米、紫花苜蓿200余亩,有了优质的饲草来源,养殖成本也大幅减少。她又承包瓜菜大棚30余座,指导本村农户种植甜瓜、黄瓜等。

  “瓜菜地里施肥,用的是羊粪、胡麻油渣,不用一粒化肥。”张丽红家所在的碾张组,位于茹河北岸的台地上,依山向阳,有充分的光照和灌溉条件,村民有种植瓜菜的传统和丰富经验。近些年,碾张人的瓜摊、菜摊,成为镇北路建华村桥头的一道风景。

  “甘肃的高原夏菜在广州很有名,是优质绿色产品。我们川区能灌溉的地块,规模种植露天夏菜,应该有好的前景。”建华村一些有见识的青年农民说。

  茹河川东抵蒲河边北石窟,西逾战国秦长城遗址,又有“三池”、彭阳古城、石空寺、潜夫山、鸡头山等历史文化与自然遗存,发展生态文旅产业具备优势。“茹河川绿色长廊”“聚德小镇”“亚美花海”“三池”开发和沿川采摘园的建设,正是近年来茹河川打造“生态农业”的亮点。

  屯字镇陈畅村的亚美花海基地,是镇上引进客商凭借当地山水资源所打造的生态旅游、休养体验基地,是茹河川生态文旅开发的代表之一。目前,发展有花海主题旅游公园、山地自驾车营地、珍贵药材种植园和宜居养老禅修中心等乡村旅游项目,已栽植景观树700亩、各类乔木10万多株、药材8000多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